「学习成瘾」会是大概率事件吗?
内心丰盈的个体,积极行动的公民
本文作者:Nicole / 编辑:崔瑾
有很多很多家长,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沉迷于」学习,而不是沉迷于电子游戏;有很多人说,我们要把学习游戏化,每过一关,就给奖励,这样就能刺激学生一直学习;还有人把「学习」做成了闯关游戏,但是直到现在,我们还是没有看到「沉迷于学习不能自拔」的孩子们。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机制,能让人爱上学习,在其中「沉迷」而快乐呢?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试图和你从以下三方面来看一一「学习成瘾」的可能性:
首先,我们从学习科学、心理学的演进以及研究成果来分析,到底人们应该如何看待作为学习本体的孩子;
第二,人类天生是有潜力和需求去学习的,但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持续的触发这种潜力;
第三,建立怎样的学习的过程能够让人类学习的潜力持续有活力的发生。
行为主义是在美国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教育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潮。他们反对「仅仅对人类意识层面」的研究,而是转为对可量化看见的行为进行分析。这一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 B.F.Skinner 在 1938 年发表一个关于动物 / 人类学习的重要实验。
这个实验把一个小白鼠放在一个盒子里,里面有一个手杆连着一个食物分发器。小白鼠在乱踩的过程中,发现压到这个手杆之后,就会有食物出来。然后,小白鼠就「学会」了反复按这个手杆,来获得更多的食物(奖励)。这也就是行为主义里非常著名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即通过对动物 / 人的一些动作进行奖励或者惩罚来增加或者减少该动作。
当行为主义延伸到教育,人们就想通过奖励/惩罚的方式来让学生增加学习性行为或者减少「不学习」行为。斯金纳还在他的论文(p430)中指出,奖励或者惩罚可以「加速学习,或者加速本来发生很慢的学习行为,或者确定本来可能不发生的学习行为发生。」
(斯金纳实验里的小白鼠)
这个实验和斯金纳的说法看起来特别的直接可操作,因为我们只要准备足够的食物或者其他「奖励」,好像孩子就会自动地反复按压杠杆(学习行为),孩子的学习就不需要再「操心」了。
但是为什么在这种奖励机制下,我们孩子没有因为不断的「奖赏」,而学习上瘾呢?
那我们要看一下人上瘾的发生机制。
人类大脑中有一种荷尔蒙,也就是著名的多巴胺。多巴胺是我们在吃美食、穿新衣服等自己喜欢的动作之后产生愉悦感的重要因素。人类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加多巴胺的释放,从而获得愉悦感。这也是像小白鼠的那个手杆一样,它会一直不断地去获得这个愉悦感,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上瘾」。
听上去是蛮简单的!
然而,现实情况是“利用了这个思路所设计出来的考试体系,并没有奖励出来学习上瘾的孩子”。相反的,有很多不喜欢学习的孩子。
为什么呢?很简单,我们人类并不是像动物一样,只要有奖励带来的短暂愉悦感,就可以的。
人本主义思潮风靡于 20 世纪六、七十年的美国。人本主义反对行为主义将人类看作动物一样,只去关注、分析行为层面,认为我们人类是有情感、价值观、态度等层面的整体。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对个人的直觉、情感、信念、意图有着非常多的研究,他们认为这是导致人和人差异的「内部行为」,因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非常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来建构学习情境。
大家都很熟悉的马斯洛就是人本主义的重要人物。在他著名的「人类需求金字塔理论」中,把人的需求分为 5 层,这 5 层从低往高依次是:生理、安全、社会、自主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金字塔」)
那你会问,这和我们的学习上瘾有什么联系呢?
事实上,有着非常大的联系!人类的学习是自我生长发展、实现自我实现的重要方式。也就是说,学习本身其实不是为了考试拿高分的。而是,我们人类要成长发展、活得幸福的必须手段。因为要填饱肚子,人们会学习技能来找到工作,这是满足了我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在这之后,人类还有着其他的需求:爱人并相爱、被尊重,这其中最高的境界是自我实现。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就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它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通俗地说,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几层需求中,从生理需求到被尊重的需求如果被满足的话,继续获取的驱动力就下降。而,最高一层,自我实现的需求被满足的话,个体的驱动力会持续增加!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你饿了,你吃饱了肚子,就可以了,不会再想继续吃。而如果你越能够「成为自己」,你会越有动力去做事情。我们平常说的寻找到你的「使命感」,即是最高级的一种驱动力。
因而,人只有在这种自我实现状态下的学习,才会有持续不断的吸引力,让人有「上瘾」的状态。
也许你会说,这个太「玄虚」了,如何让孩子达到这样的状态呢?
人本主义的代表罗杰斯给出了我们答案:他提出了「有意义的学习」。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呢?
「使用『有意义的学习』这一名词,我的意思在于指出该种学习不仅仅是事实的积累。这是早就差异化的学习——在个体的行为之中,在他未来进行选择的活动过程之中,在 他的态度之中,以及在他的人格之中。这是一种深入渗透性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增长,而是与其个体存在的每一部分相互渗透和影响着的。」
——(罗杰斯,1861,p280,引自《我们如何学习》)
罗杰斯清晰的指出,对于个体「有意义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而是融合了学习者的情绪、人格和周围环境的联系。从这个层面看,我们被关在一个屋子里,时间被分割成整整齐齐的 45 分钟,个体的情绪、状态被整齐划一的忽视掉了。这样的学习,不仅仅对个体来说没有意义,更让人对学习产生了厌倦。
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乔布斯在他的自传中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在 12 岁左右,乔布斯对电话产生了极其大的兴趣,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一个机器如何可以让很远的两个人的声音相互听见。于是,他就和好朋友寻找「电话」的秘密。等他们进入到图书馆,发现了一大排关于电话原理的书时,他惊呆了。「原来已经有很多人早已洞悉了电话的秘密!」
在这种震撼之下,他和小伙伴认真地查找资料,鼓捣出来了一台电话,还真的打给了别人!当时,乔布斯觉得特别特别的骄傲。正是这样的状态推动了他继续对电脑产生了兴趣,成为了苹果帝国的缔造者。 这样的学习,是因为好奇心的驱动,在查找「知识」的时候,产生了「震撼」。他和好朋友一起认真查找资料、讨论以及打电话成功时候的「骄傲」,是他学习的意义来源。这样的学习,学习者本身是主体,是自发、自动、有意志、有想法的。
在这样的有意义的学习状态下,可以达到以下的四个状态:1. 全神贯注;2.自动自发;3.全面发展;4.自我评估。从这四个点来看,全神贯注、自动自发、自我评估符合了家长们想象孩子可以做到的「学习上瘾」状态。「不用我说,就去学习了。」
那么,在这两个思考下,你是认为我们的孩子是小白鼠呢,还是有着自我潜能和自我实现需要的个体呢?
那么,促进孩子学习上瘾的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
我们为何要学习?其实从出生,人们就在不断地探索学习,例如宝宝用手抓、用嘴巴咬新鲜的食物,都是学习的一个过程。心理学家们认为,人类是天然的学习者,学习是人类不断生长、适应社会、不断进化的过程。
因而,在发展心理学里,内在驱动的自我动机理论提出者 Deci 和 Ryan 提出这三个前提:
1. 人类是天生要挑战自我潜力和掌控内在力量的;
2. 人类有自我生长发展和统合能力的内在需求;
3. 人类的最优发展和行动是内在的,但不是自动发生的。
这三个前提是什么意思?人类自出生到生活于这个世界上,是需要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来适应环境、更好的生活的。人类的祖先打猎,有锻炼强壮身体的自然需求;现在人类利用技术解放自我,大脑则需要不断的进化。每一个人从出生,要经历读书、工作、建立亲密关系、寻找人生意义等很多过程,这些都是人自身自然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习的需求是自然的、必须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点说,虽然我们有着学习的潜力和需求,却不是「自动发生的」。那么,什么会让这些潜力引爆并发生呢?
我们人类的如果能够最优发展,有三种内在的需求:自主、胜任和联结。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有自信心,你觉得自己可以做好,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对这件事本身有兴趣,或者和他人有互动,别人也跟你说,你会做的很棒,再加上你有自主性去完成这件事,你就会有动力做好这件事。这就是所谓的内驱力。
VIPKid 的创始人米雯娟的故事也许是「内驱力」的一个很好的注释。她读高二的时候,对学习特别是数学,几乎是深恶痛绝,因为数学老师在课上说她以后会一事无成。与之对比的是,她的英文老师给了她很好的引导,让她在英文上有信心,并且愿意一直练习。虽然她决定高中毕业,就去北京跟舅舅创业,但一直没中断英文的学习。后来,她也做起了英文老师,在几年前开始创立了 VIPKid,今天这家公司成为在线少儿英语教育的独角兽。从她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信心,他人给的鼓励引导,以及自主的动力,是推动一个人在一件事或者一个方向获得成就无比重要的因素。
那么,在我们看孩子的学习的时候,是否关注到了他的信心状态、老师或者你对孩子的鼓励和支持呢?以及,有没有给到他可以选择的主动权呢?
丹麦学习理论研究者克努兹-伊列雷斯在他关于《我们如何学习》的著作中,进一步的给我们展现了学习的过程和激发人「学习上瘾」的因素。
(学习的基本过程)
从这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人类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内容和学习动机是同时存在的,并且在个体和环境互动过程中,会增强或者/减少了个体的学习动机。这几个因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关注学习知识积累,而不关注学生的情绪意志等的参与,只能产生干巴巴的、让人打盹儿的课程。
比方说,我问过很多英文学习很不错的人,他们都会提到,「我喜欢我们第一个英文老师」,或者「我的老师,有一天夸我英文不错」。这是因为在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从他们很信任的老师那里获得积极的反馈,进而愿意继续学习。但是,我们很少听到有人说,因为某个课、某个知识,「我喜欢上了这门课」。
很多读者都会有类似的经历。我们对某件事情或者科目的热爱是来自老师的一句话,特别是积极的、肯定的反馈。这就是个体和环境的互动中,增强了个体的学习动机。动机的产生,或者内在驱动力,则是让一个人「学习上瘾」的最重要动力。
在研究人怎么会幸福的时候,我们发现大家通常以为的买买买、吃吃吃,是获得幸福感、满足感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获取是叫做 pleasure(感官)满足。而,我们常常忽视另一种更内在的、更长久的获得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一般在你读书、打球、跑步等等时候出现。积极心理学大师理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定义心流为一种将个体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那么,这样的满足感和学习上瘾有什么关系呢?在《心流》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心流产生的通道。
从这个模型我们可以理解,心流是如何出现的。如果我们的能力高于挑战,会觉得特别无聊;低于则会觉得焦虑,而只有我们遇到的挑战 / 任务稍稍高于我们的能力,才会享受这个过程。
在能力和挑战的关系之外,产生心流还需要两个非常重要的点,一是非常明确的目标。目标明确,让个体感觉到自己当下的活动有意义;第二个是不断的积极反馈。反馈是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自己学习状态和清晰下一步学习目标和方式的重要途径。这也是为什么,心流体验在运动员中特别容易出现。因为运动训练特别能够有这几个条件的出现:挑战稍稍高于能力,设定清晰的目标,不断获得教练的反馈。
也有很多人可能以为,这样的「心流状态」是天生的。能对学习「上瘾」的人,只是一小部分,事实上,很多研究发现其实不是这样的。
在《刻意训练》的研究中,研究者对于在各个领域表现非常非常厉害的人进行调研。研究者去采访运动和小提琴的「高手」,结果发现他们在这一领域「神一般」的状态,并不是天生的。而且,这些高手都是在大量的练习中,获得了非常愉悦的感觉,从而能够每天高度自律地练习。
那么这样的「上瘾」状态是怎么来的呢?
研究者发现,在技能练习或者学习中会经历三个阶段:Naïve practice(无规划的练习)、Purposeful practice(有目的的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刻意练习)。
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学英文。
有些人一说学英语,就是背单词。这就是没有任何规划和思考的练习,处在无规划练习阶段;还有一些人学英语是需要出国,要考托福。于是去上网搜集资料,或者询问已经考过的人来理解托福需要什么样的英文能力,制定一段时间内有目的有方法的练习计划。这个阶段看起来已经很棒了,设定了目标、也为此去了解了方法。
但是,对于想要进入到英文高手阶段的状态来说,我们需要去从语言学、心理学等来了解一个人学习语言的机制。例如第一步要对一个新的语言的发音产生敏感,于是要先听说、后读写。与此同时,人在儿童时期、青少年时期、成人时期、学习状态和方式又是不同的,于是我们要根据自己身处的阶段再做规划。
真正的刻意训练是在了解这些深刻的学习发生机制之后的。而且,刻意训练最大的特点是有一个可以实时给你反馈的「教练」。这个教练会对你的练习/学习进行反馈和指导,推动你不断的进步。在这样的不断精进的过程中,你的技能越来越棒,内心获得的满足感也会越来越多。
那么,这个对于我们学习成瘾有什么启示呢?
第一,在孩子对幸福感 / 上瘾感的认知上,我们需要调整。人类不光可以通过买买买获得幸福,我们也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工作获得更加长久的喜悦感。这种喜悦感会让我们不断的去寻求更多的喜悦感,从而形成「上瘾」;
第二,在孩子的学习或者某项技能的训练中,对该项目有纵观全局的思考,并且寻找好的教练。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给孩子以真实的反馈。不仅如此,要在成长瓶颈期的时候,继续鼓励孩子不断地继续,与孩子共同度过这个阀值。
在这个碎片化信息时代,更需要人们去深挖学习科学的真正规律。基于这些规律去思考学习,「学习成瘾」的概率就会变大:
1. 对学习者本身的理解,如果我们相信人类是有情绪意志等能动性的个体,而不仅仅是小白鼠,我们会给予个体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学习者会因为自我实现发展的需要自然地学习;
2. 学习是有科学的发生机制的。获得满足感的一个因素——个体和他人的联结——从而获得学习个体的信心、自由感,是推动一个人持续学习的非常重要因素;
3. 我们的学习可以获得内在的持续的心流体验,心流体验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在刻意训练的过程中获得的。在学习过程中,外界的反馈可以不断促进学习的发生,从而获得更多的心流状态,让学习上瘾。
祝愿大家,学习成瘾!
参考资料:
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ISBN:9787504146144,作者:(丹)伊例雷斯 著,孙玫璐 译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Deci, E. L.; Vansteenkiste, M. (2004).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basic need satisfaction: Understanding human development in positive psychology". Ricerche di Psichologia. 27: 17–34.
Ericsson, A., & Pool, R. (2016). 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 Boston, MA, :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68.
「完」
探月学院 2019 - 2020 学年申请通道已经开启。我们深知,择校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项重大的决策,只有对学校的充分了解,才有可能做出「最适合」的选择。
于是我们开启了每周都会举办的「探月时间招生说明会」,帮助初二、初三家庭系统性地、近距离地了解探月学院的教育理念、教学体系、师资力量等信息。
你可以点击下方卡片报名
▲ 报名参加「探月时间」
相关阅读: